主講人: 郝煒(鳳凰網全國行銷中心總經理)
人間四月天,春天面試天,傳播學院的大傳學程二樓面試考生,表情生硬,兩張長桌前,「你為什麼要考輔大?」,「因為我要從事傳播業!」不然咧?不一定喔!這棟樓來的高手,不一定是學傳播的。話說當下這廂,三樓傳播趨勢講座,台上溫文有禮,四方眼鏡,文青又知青,不張揚而內斂,留學英國諾丁漢,卅五六歲的郝煒主修數學,誤入行銷,謙稱是廣告狗,已是鳳凰網全中國行銷中心總經理總。總覺得他是徐志摩從北京飛來輔大講學的,紳士卻很時尚,享受生活,愛足球旅行、愛推理劇、愛神狐鬼怪戲,美妻美子女,來過墾丁度假。也是一天開車一個半小時的上班族,洞察趨勢,懂得策略,懂得大數據運算,又不依靠大數據,舉例「老太太打開手機的今日頭條新聞,赫然發現頭條竟然是算命新聞,兒子問娘平常最愛看手機的啥訊息?”就算命唄”」 難怪!大數據根據用戶搜索習慣、訂閱精準、推送相關資訊,標榜:你關心的才是頭條。錯,愛吃牛排,沒有天天吃牛的道理。
郝煒說,傳播趨勢是「以前我們選擇資訊,現在資訊選擇我們」。碎片化的淺閱讀,讀(滑)得更多,卻沒有變得更有深度,反而迷失在資訊海中,我們成了「信息的孤島」…切中時弊,他,一點都不徐志摩。
傳播為消費者量身打造就好嗎?學校要這麼教育學生嗎?一名企業老闆要求學校產學合作,為企業量身打造符合業界需求的課程,校方代表是名科學家教授回說,「百年前的產業還有多少存在?百年後科技日新月異,你的這個產業可能會沒了,但是我可以確定一點,我的學校還會存在」。
郝煒學數學,冷靜觀察去年八月Facebook裁撤人工編輯,通過算法推薦新聞,一名挪威作家在Facebook推薦了越戰為主題的貼文,並附上得到普立茲獎的越戰女孩裸身奔逃的經典照片 ---「燒夷彈的女孩」,如此感動世人、有溫度的照片,卻被Facebook刪除他的帳號和照片,理由是裸體和色情!同學驚:「怎麼會這樣?」。是的,依靠機器運算,言論成了泡沫,刪去人工編輯把關,新聞價值的判斷,蕩然無存。「傳播時代,技術改變內容,未來是技術重要?還是人的創意重要?」,在座同學普遍沒學過大數據,私下切切:「人的創意重要!」嗯,科技始終來自人性!
郝煒雙手一舉,鳳凰網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理念「人機智能」。左手內容,右手技術:左手「大主意」,右手「大數據」,大數據平台發掘熱點,由編輯篩選、追蹤,改成有價值的原生內容,再通客戶端進行分發,避免大數據搞烏龍,讓有價值的內容直達用戶…,郝總監的架式初體驗,新聞系的同學有過編輯台實習的「心有戚戚焉」!
從廣告策略看,郝煒說傳統的廣告沒人看,每年全球的廣告有六萬億次,被看到的不到33%,以往廣告文案喜歡煲”心靈雞湯”,如今心靈變成負面的修辭(年輕人說是屁話),「沒人看,視覺在廣告停留不到"毫秒"」,所以鳳凰引進美國的原生行銷(Native Marketing)理論,廣告行銷「置入」網站內容,不著痕跡傳達產品訊息,更提供網友實用有趣的體驗,懂得創造情感需求,你會一路感動讀下去,其實是則廣告。像是簡潔吸睛折扣訊息、建立商品的故事、掌握季節及時事脈絡,善用互動機制建立溝通橋樑,說穿了就是:「推特惠、說故事、扣議題、互動性」,事實證明網友點擊附著率奇高,真的「無縫又有感」。鳳凰網在大陸的地位因此成為典範。
想賺錢嗎?同學含情脈脈…郝煒說未來的趨勢,傳統的廣告業務人員(sales)跟人應酬喬客戶的重要性會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基於自動化系統(技術)和數據,客戶的創意、點位、價格、定向,至少會有一項由系統自動、或者客戶自助完成的業務模式。它與常規的人工購買相比,可以大大的改善廣告購買的效率,規模和投放策略。裡面的商機粗估是3700億人民幣,郝煒存良版的回答,這是「朝陽產業,balablabala…」,黑板的求職門路和心得是…「傳統媒體也在轉型,只是大船掉頭慢 …歡迎來鳳凰網實習!」「老師,您怎麼連絡啊?快」
廣告系的同學私下一直納悶:這門課怎麼沒有開在廣告系?郝煒說,「圖片意義的判讀,要懂新聞,拍感人的廣告片,要懂攝影和編劇,作影像的人,要懂行銷、懂趨勢、懂新聞。這都是媒體人要融會貫通的」。看,一位學數學的廣告人,回答了學廣告的傳播人,哪一天學廣告的,要去當科技公司的老闆也說不定。說明:學數學的跨界傳播,滿好;跨越兩岸來傳播趨勢,更好!鳳凰藉著虎嘯(公益講座),來台一遊,「長城」四軍還缺青龍和玄武,這門課還有得看。(黃乃琦紀錄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