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新聞】輔大影傳遠距教學 學生考試教學無虞

  在新型肺炎疫情大作戰中,學測成績放榜了。今年四月大學學測後的推甄、繁星、面試,萬一疫情沒結束,該怎麼辦?放心,您該準備的還是要作充分的準備。輔大今年研究生入學面試,也能透過網路進行。學生的入學和受教權,在兼顧防疫健康和遠距數位傳播的功能,不會打烊!
  
  台灣的大學史無前例地因為疫情延後到3月2日開學。大學生還在放寒假,但輔大的行政人員早已正常上班,傳播學院逐層逐間大消毒,各項防疫措施配合教育部規定、校方、輔大醫院、醫學院的專業知識推動著,讓學生開學後有一個健康無虞的環境。
  
  行政人員紛紛為各項系務、課程規劃、教學評鑑,「戴著口罩」默默的進行著。教授也備好課,有的進行海外志工學習服務,有的戶外田調或研究計畫,更有為商討器材、設備、預算而忙碌著;還為了迎接各位新鮮人到來:繁星計畫、推甄、申請入學的工作而準備。同時,更積極調查大陸港澳外籍生因為疫情管制,無法到校上課,老師如何用直播、透過學校網路教學系統,彌補無法到校上課的進度。傳播學院建議有大陸港澳生的教師,利用這次數位傳播時代的工具,進行LINE、臉書、微博群組、和既有的遠距課程軟體授課,也可用學校網路系統TronClass上傳完整教學課程大綱和PPT、各章節的進度、互動討論、交作業、點名、評分,不會影響課程進度。萬一疫情若擴及校園,教師也可及早因應,「不用到校,也能授課」。
  
  輔大廣告系的健康傳播專家吳宜蓁教授說,「和 17 年前(2003年) SARS 不同的是,2019 年新型冠狀病毒是在社群媒體時代下誕生,資訊傳播的速度、途徑比當年要更快,資訊量更龐大。智慧型手機浪潮衍生的社群平台如臉書、Instagram、LINE,近年儘管不斷遭批是〈謠言的溫床〉,但在急需彌平大眾焦慮的抗疫決策中,社交媒體卻佔了相當大的功勞。」的確,這些社交媒體一樣會是彌補大學和各級學校學生無法到校上課的輔助工具。
  
  輔大影傳系和其他有實務課程的系所是一樣的,有太多實務操作的課程,遠距教學已無法完全滿足教學目的,老師必須要尋找變通、彌補之道,一如其他院系的實驗課程、技能課程、或體育課程,減少疫情的衝擊,專業又不打折扣。

  教育百年大計,回顧大陸從1930年代開始,從抗戰到內戰,不少大學被迫關閉或遷移,但是,大學教育並未停止。師生家屬在兵荒馬亂之際轉進重慶大後方(如中央大學等多校),或遷移西南邊陲(如西南聯大),在那樣困苦的時空,一樣造就出國際級的人才:諾貝爾獎得主的楊振寧、李政道。更有從北京千里隔海來台復校的輔大,一脈相傳培育出國家棟樑之才。防疫如作戰,教育也不會「因病停戰」,因為現代人懂運用開明方法和現代網路設備,配合防疫進行高等教育,懂得防疫警戒、誠實面對和身體力行,過程本身是一場全民的公衛大課。這也是國家社會,甚至全球,正在學習的一門課。我們看到疫情衝破國界,各國有的拖延、有的慌亂、有的無知、有的冷漠。台灣公開透明嚴守分際,而且感同身受哀矜勿喜,這不是少數幾年、幾人、幾類教育素養,就可達到的。

  一年之計在於春,病毒卻蠢蠢欲動,春下二虫是為「蠢」,春天容易『百草發芽,百蟲驚蟄、百病發作』,然而為今之計,乃鍛鍊健康的身心,一切學習才不會「蠢」。到輔大來,是你聰明健康學習的開始。(黃乃琦老師撰20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