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新聞】準備書審資料時 來看看傳播產業

  申請入學即將進入第二階段,考生們忙著準備甄選資料的時候,您會問老師、補習班、搜索網路資訊。家長、親友、學長姐也會給你過來人的意見。建議你到大學校園走走,看看是否環境優美、地靈人傑、生活便利、學費能負擔嗎?有學貸嗎?重點是:少子化浪潮下,這所大學有競爭力嗎?你的四年要怎麼過?網路時代,人人都像自媒體,自己上Google找資訊,也許你想讀傳播,家人因為一句「沒錢途」,你只能禁聲,是嗎?其實,大家對沒讀過的大學科系,常一知半解,有的也是別人的經驗、自己的想像、和家人的期待居多。縱使20年前曾讀過,20年後知識演進快速,已經不復舊時樣貌。終究,你的學測成績和興趣才是關鍵。成績落點和各系的標準,一樣重要。對於傳播產業,作為實務界和學術界過的來人,我們有必要描繪傳播產業和傳播教育的梗概,方便讓你參考。

  台灣每年傳播科系畢業生約有六千人,多吧!這意味著競爭其實很激烈,但是就業的選項也很多。國內外一般讀傳播領域,學習面向很廣,通常不可能只學某單項專業,可能學要有多項媒體素養。總的來說,包括:廣告、公關、行銷、廣播、電視、電影、新聞、動畫、數位多媒體、網路、圖文、影音、口語、視覺傳達設計、雜誌書籍、音樂、出版、遊戲產業、傳播理論、學術研究等相關領域與科系。這些廣義的傳播人,在四年大學畢業後,如果找到工作,平均薪水約在28,000~36,000,碩士畢業在32,000~42,000之間。未來十年受到數位影音匯流、AI人工智慧、大數據的影響,傳播和資訊快速的結合,傳播人如能深度資料解析,創造加值影音、圖文、新聞,掌握自動或半自動工具來挖掘深度資訊,不管你要當網紅或網軍,10年內掌握趨勢者,薪水在50,000~70,000之間,也逐漸成為日常。目前這一領域仍是資工科系最為擅長。

  近十年來,傳播產業受網路科技革命性的影響,紛紛轉型因應以求生存,朝多元跨域發展,形成跨領域和跨科技的趨勢,因此大學的傳播教育也因應變革,形成各類組合,發展不同的特色:(傳播+資訊+影視+藝術+娛樂)、(傳播+資訊+藝術+商業+文創)、(傳播+通訊+動畫藝術+多媒體+網路+遊戲)、(傳播+通訊+資訊+安全+隱私)、(傳播+資訊+主持+娛樂+網路經濟)…。傳播和資通緊密結合,大學也漸歡迎二類組的考生來讀傳播,主要是要把科技、網路和傳播結合,各種相應的課程設計,朝此方向邁進,甚至紛紛改變名稱,不再是傳統的傳播科系,而是數位科技傳播、傳播匯流與海量資訊、口語傳播與社群媒體學系、數位遊戲設計系,無非因應現實所需而設。

  儘管市場在變,需求更新,但是進入這些科系,一樣要學基本的傳播理論。製作影片、動畫與遊戲,要懂得製作腳本畫分鏡圖表。任何新聞影視書報雜誌製作,都得攝影構圖,數位傳播與網路科技和程式設計有關。這些都是複合式的專業,你會覺得學很雜,興趣一旦缺失,就變得無聊,因為這些都是基本功,基本功短時看不出效果,磨久了才會發酵,急功近利往往學不扎實。

  目前台灣的傳播產業職場上共約有800家雜誌、400家報紙、250家電媒、數千家網路媒體,而且如雨後春筍此起彼落,這些媒體各有特色,提供各種資訊:財經、工商企管、投資理財、保險、廣告創意、法律金融、新聞時事、電腦科學、電子3C、自然科學、3D動畫、攝影影像、文化、文學、史地、流行時尚、影視偶像、音樂音響、國內外旅遊、運動競技、汽機車交通、生活風格、黨政外交、軍事武器、國際動態、電玩娛樂、動漫期刊、家庭生活、美食美妝、醫療保健、寵物須知、親子教育、語言學習、宗教民俗、司法判例….。

  這麼多類型的傳播內容要產出,傳播人不可能一一專精,因此,大學鼓勵傳播科系雙主修、修輔系、讀跨領域學程,也歡迎外系來讀傳播科系。說白一點,就是「傳播可貫穿各學門」,擁有人文科系背景創作影視可能更佳;學傳播擁有資訊基本能力,出路更廣;財金系學生當財經新聞主播,可能比新聞系當財經主播來得適合。法律系學生可跑司法新聞,可能比廣電系更能勝任。

  總之,學傳播除了學不同媒體的工具與技術,這些單項專業就很複雜,如:廣播、電視、電影、新聞、廣告、網路、多媒體動畫等不同的媒體載體,這些媒體行行都有行規,軟硬體都有專業倫理,操作都有SOP流程。但是,這些工具所承載的知識、內容、資訊、文化藝術是活的、變動不拘的,這才是傳播人另外要學習的核心素養,否則空有技術,沒有內涵,很容易被觀眾讀者唾棄,「不讀書就去當記者」,這是台灣傳播界遭人詬病、批評媒體亂象的主要原因。

  可大學四年內很難培養出「兼具法律、財經、藝術、文筆、傳播」等素質良好的媒體人,要極度用功吸收消化這些跨領域的知識,才能在大學中粗窺梗概。好的傳播人才,和其他領域的專業良才,是得在職場實戰歷練,一點一滴的養成專業,和學術要求迥異,學校第一名畢業的,未來不一定是傳播產業的第一名。所以傳播科系很重視實務的原因在此,這意味著老師可能會設計很多產學合作,業界實習,和模擬業界作業方式來授課,用業界的標準看你的作品,你就得習慣忍受業界的工作模式,身心勞累不在話下,還要有藝術審美、哲學形而上、人文素養的訓練,因為大學是養成教育,不是職業訓練。

  也許你消費媒體,不重視傳播,也覺得讀這一行不容易謀生。確實,這一行要常常超時工作,因為責任制,作不完就得做好為止。時常日夜顛倒寫腳本、企劃、拍片、擬策略、分析資料、跑新聞趕稿、跑程式、修圖算圖…錢少事多。那告訴我哪一行能夠錢多、事少、離家近?哪一行不要努力,就能輕鬆謀生?但可以不要有媒體嗎?沒了媒體,傳播一樣在進行。傳播是行為,媒體只是載具,但同時影響人心行為至鉅。你可以一個月、一年不看電視、不讀報紙,試試看一週不划手機能撐多久。是的,我們都需要透過平台來獲取資訊、傳達資訊、休閒娛樂、完成商業或公務行為…。這些平台的架構、資訊提供、娛樂休閒的「製造、播放、展示」者,哪一樣不是傳播產業的領域?而學傳播的第一堂課,就告訴你傳播在「製造、播放、展示」!目前台灣傳播內容逐漸貧瘠、播放手段拙劣、展示方式不順暢,那就是學傳播和教傳播要努力的方向。

  最後,對於想讀傳播的學生,我們對你的期許是:(1)有心要讀,就把本職學能學會。不管傳播科技趨勢怎麼轉變,各類科的學習要紮實。要拍出好影片、新聞、廣告作品,所有的基本功:企劃、編劇、拍攝、剪輯後製等,都要有紮實的基本功。(2).英/外語文種,能力一定要強聽、讀、說、寫,學校與職場都需要。(3).要懂影像、新聞、多媒體、廣告行銷及管理的概念。(4).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與敬業態度,才能相交滿天下,同學會是你的事業夥伴。(黃乃琦老師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