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新聞】醫學傳播合拍微電影 影傳系跨領域全台首創

  隔行如隔山,跨領域真的不簡單。輔大110學年首創全台醫學院和傳播學院影傳系師生合作,共教共學拍攝醫療微電影!動用醫學和傳播兩院師生近兩百人,共同開設工作坊,教學性社團,學習彼此專業,共同企劃、創作、演出、拍攝。經過一年的努力,上學期完成六部微電影、醫學系八部衛教片,下學期收尾的兩部微電影,拍片的傳院學生劇組多人染疫,停拍又復拍,終於在六月初完成最後兩部,要趕在六月底期末作品競賽發表會,展現挫折、矛盾、意外、危機、整合,不負使命完成一連串沉浸式的教學成果。

一起拍片? 先一起溝通吧!

  醫學院院長葉炳強在醫學系開設「溝通技巧」課程,以醫療電影為媒材,用劇情和情境,吸引學習熱誠,成果豐碩。2021年進一步,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希望擴大讓醫學院的學生「體驗學習」,邀請傳播學院院長洪雅慧合作,洪院長找影傳系師生評估加入計畫,共同參與拍攝醫療微電影,讓「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內化成醫學生的核心素養。傳院的學生則以跨領域學習溝通,將醫學人文轉譯為影視情節,讓觀眾更容易吸收醫療資訊,展現傳播人溝通的核心素養。

  2021年這個想法通過科技部整合計畫,10月3日、17日醫學院和傳院合辦兩場「跨領域微電影課程實作工作坊」,邀請三位業界導演分享微電影拍攝、劇本撰寫、分鏡圖設計等技巧,展開七個子計畫主持人及學生的協作,先掌握影視基本觀念,再與傳播師生合作,雙方有志同道合、合而不同,更有道不同不相為謀。

跨學院溝通難 跨領域靠耐心

  但是實際執行起來,醫學院的學生課業繁重,影傳系的學生拍片變數多,經費少,本身在製片期間的跨領域溝通,就充滿了挑戰,常會聽到:「傳院的同學,我們護理師不會蹲在地上做這種事情!」、「導演都不理我的要求,溝通好多次都沒有用!」、「傳院的學生根本都不怎麼幫我們」、「問醫學院的學生,他們都很冷漠」「心理師諮商演兩小時,觀眾會睡著的」、「咦,精神病房的窗戶和床不會這樣設計的」…

  老師們本著佛心來者,耐著性子溝通。以他們片子為例,護理系陳金彌主任的同理心、闕可欣老師的醫院暴力防範、醫學院的葉炳強院長的醫病溝通、臨心系黃健老師的動機式晤談、公衛系鄭其嘉主任的健康性溝通、職治系簡位先老師的醫事法律以及耕莘醫院陳正文醫師的專業素養等,用各自的主題勸說同學:以後醫護人員要面對病患的暴力、糾紛、互不信任,只會多不會少。傳播人未來要接案,面對客戶的無理,業者的挑剔,也是家常便飯,放棄本位主義,才能有效溝通。因此,從紛擾到合作,從問題到解決,終於一步步完成作品。

這些同學很棒 很心疼他們的努力

  醫學系大二生於110學年度上學期拍攝八部以疾病為主軸之衛教微電影,並於康泰基金會病友團體、輔大勇源乳癌基金會結合診所及附設醫院的資源,將微電影作為社區衛教之媒材,實施跨領域交流及應用教學,並將作品上傳至輔大電視台YouTube頻道。發表會之時,參與受訪的病友加入演出,看完說:「這些同學真的太棒了,他們很客氣的問我們!將內容放入劇中,我很心疼他們這麼優秀和努力。」影傳系黃乃琦老師看過兩屆醫學院自製的醫療微電影,由於課程用心設計,努力將醫學議題置入影片,認為作品一屆比一屆更進步。

圖示:溝通技巧課程舉辦的期末成果發表,以及學生的微電影在附設醫院一粒麥電視播放

醫師娘與演員共舞 微電影與研究共生

  新店耕莘醫院陳正文醫師的兩部片子講生命臨終關懷和運用同理心化解醫護緊張關係,他的夫人也親自粉墨登場飾演醫師一角,和演護、病的演員對戲,表演得專業又自然,看過的老師說:「真的喔,不會輸給演員耶!」有的老師看了臨終關懷的戲也說:「太感人了,我看著眼淚不自覺就流下來了。」

  有的老師已經把影片放入研討會教學。護理系闕可欣老師完成的暴力防範與治療性溝通技巧影片,今年三月已在輔大附醫舉辦兩場「臨床暴力防範、法律資源與治療性溝通研討會」,並以世界咖啡館,集結眾人共同智慧,一起發想預防暴力與治療性溝通的知識與技能,融入預先設計的微電影片作為教育媒介,促發討論與解決動能。有了傳播學院影傳系師生跨域合作拍攝微電影,很暴力也很寫實,一度讓人擔心,護理學生看了,怕未來不敢當護理師了?!

  另外陳正文醫師拍了兩部內容不同的微電影,將臨床原型故事轉譯集體創作成微電影,培育各職類醫事人員的專業素養,並同時加入研究元素,已於6月11日中國醫藥大學與台北醫學大學共同舉辦的「第一屆跨領域全人照護及教學線上發表展暨研討會」中,以「以跨領域團隊合作微電影創作培育專業素養—初級」的主題獲得「最佳口頭報告論文獎」,同時也已被今年8月在法國里昂舉辦的歐洲醫學教育年會(AMEE2022)接受口頭發表,初步展現輔大跨領域團隊拍攝醫學教育主題微電影的豐碩成果。

朱英龍獎學金挹注 醫療微電影後會有期

  輔大跨領域的合作案正如雨後春筍。而跨域合拍微電影具有參考價值,陳正文醫師說:「只有輔大有醫學院和傳播學院,可以做出這麼有特色的醫學教育專案整合計畫」。這次參賽至少有十部微電影《我不是好媽媽》、《安卓的痛與慟》、《下一個病房》、《心裡的一度角》、《賭博人生》、《護理師的眼淚》、《找到愛 找到我》、《Outbreak》、《甜秘密》、《如何靠溝通解決急診室暴力》,都能展現跨域素養的意圖,也獲得醫學院朱英龍教授獎學金幫忙,挹注得獎作品的獎金。朱英龍先生畢業於台大機械系,是1960年代留學德國慕尼黑工大,留德期間住在天主教教會的宿舍,與來自北平輔大的神父相識,更與輔大江漢聲校長同為校友,並佩服輔大醫學院葉炳強教授的醫德與專業,認同輔大辦學,願意提供輔大醫學院三年共三百萬的獎學金。這份跨校、跨國、跨領域的難得緣分,延續著對專業教育的呵護,體貼著專業能否整合。投射到這些作品,要說的太多,能做的太少,創意空間則無限。特別是疫情時代的醫療,面對生死關頭,各領域的框架,是否該揚棄了?跨領域的難題,是否努力止於至善呢?(輔大影傳系副教授黃乃琦撰2022.07)